夢想板怎麼做?4 步驟教你用吸引力法則顯化理想生活|附範例下載
- Kate Hsiao
- 8月21日
- 讀畢需時 7 分鐘
已更新:9月10日

有時候我會突然想起,小時候的我講夢想是完全不會害羞的。
想當畫家、想環遊世界、想寫故事、還想成為會變身的漫畫主角⋯⋯
那時的我,根本不覺得夢想需要什麼條件。喜歡就是理由,嚮往就是力量。
但長大後,我們好像越來越不敢說夢想了。我們學會衡量、學會務實、學會在說出口之前就先想三百個為什麼不可能。不是因為我們不再渴望了,而是怕失望,怕講出來最後沒實現,會被笑,也會笑自己。
可夢想這件事,從來就不是一定要實現才有價值的。它更像是一種內在方向感,幫你記得什麼會讓你心動、什麼會讓你活著有感。
夢想板(Vision Board)是什麼?為什麼這麼多人在做 ?
你有聽過「夢想板」嗎?
也有人叫它「願景板 Vision Board」,是一種把內心畫面視覺化的工具。
說真的,我當然也希望變得更有錢、更成功。 但對我來說,夢想板不只是把那些「想要更多」的願望貼上去,它比較像是一個「提醒」,幫我們記得自己真正想靠近什麼樣的生活。
它有點像是一張心靈的地圖,讓你每天都能看見自己的渴望,不只是放在腦海裡想想,而是看得見、摸得著,甚至可以互動的。
夢想板能幫助我們:
視覺化夢想:把腦海中模糊的嚮往,變成具體的畫面。
聚焦方向:每天看到夢想板那些圖,就會更自然地做出靠近夢想的選擇。
激發潛意識:大腦對圖像的反應比文字更直接,看到美好的畫面會產生「我也想要」的渴望,默默幫你建構一個「已經在前進」的內在設定。
配合吸引力法則:專注在想要的生活狀態上,會開始注意到更多相關的資訊,自然資源和機會就會越來越多。
養成新習慣: 有了具體的視覺提醒,你會比較容易記得要為夢想做些什麼,慢慢建立新的生活習慣。
而且,夢想板也有一種很神奇的療癒。
每次我做完,都會有一種:「原來我想要的生活,其實沒有那麼遙遠」的感覺。
步驟一:先釐清你的「人生劇本」,找到你真正要的夢想
夢想板的本質,是把你「想要的生活」變成一張看得見的地圖。
但如果地圖要準確,出發之前就得知道你真正想去的地方。
有一陣子我常常卡在「我其實也不知道我到底想要什麼」,每次打開 Canva 都只是亂貼圖片,後來才發現,其實不是我沒有夢想,而是我沒好好問過自己:我真正渴望的生活,是什麼樣子?
所以現在我習慣在做夢想板之前,先花點時間寫下我的夢想清單。
那是一份很誠實的練習,不是寫「我應該要什麼」,而是寫「我真的很想要什麼」。
如果你也想從這裡開始,可以先看這篇文章: 📍 你寫的夢想清單,是靈魂的渴望,還是社會的「應該」?
裡面有我整理的引導問題與書寫方式,讓你一步步釐清「那個其實早就在你心裡」的夢想版本。
當你的渴望越清楚,夢想板就會越像一張導航圖,不只是裝飾牆面,而是真的在幫你往理想生活靠近。
接著,也可再深入細寫「人生劇本」,自己就像創造人生的編劇一樣,裡面是關於一些未來的想像:
我想成為怎樣的人?
我的日常節奏是什麼樣子?
我希望身邊有什麼樣的關係?
我的理想生活會發生在哪裡?
這些問題會幫助你,把那些很抽象的「理想生活」一點一滴變清楚。當你在寫的時候,你會發現很多平常沒留意到的小細節,像是你其實喜歡早上悠哉的醒來、喜歡有窗邊陽光的空間、希望有人一起煮飯⋯⋯這些都可以是夢想板上非常重要的素材。
如果你也想試試,我整理了一份練習格式給你參考:
步驟二:如何挑選夢想板圖片?找出讓你一眼心動的照片
當你釐清自己的渴望之後,接下來就是最療癒、也最直覺的找圖時間!
你可以想像自己是在幫夢想「配畫面」,如果那個理想的生活真的發生了,它會長什麼樣子?
那一天的光線、空間、情緒是什麼?你穿著什麼、身邊有誰、在做什麼?
我的找圖原則很簡單:
看了有感覺:如果一張圖讓你看了就覺得「對對對!就是這個感覺!」,那就是對的圖。不要管它合不合邏輯,情感共鳴比什麼都重要。
盡量找第一人稱視角:那種讓你感覺「我就在現場」的照片超級有效!比如從飛機窗戶看出去的風景、坐在咖啡廳裡的視角、躺在海邊的畫面等等。
圖片優先,文字為輔:因為夢想板的精髓就是視覺化,圖片比文字能更快進入潛意識。
建議的圖片來源:
線上圖庫:Unsplash、Freepik 等免費圖庫,有很多高品質圖片
實體素材:剪下雜誌中的圖片、文字,或使用自己的照片、手繪圖案
💡 小提醒:
如果你想要財務自由,你完全可以直接找「鈔票、存款、投資畫面」這些圖,沒問題的,也可以選一張讓你有「自由感」的畫面,例如陽光灑進的閱讀空間、旅行照片、悠閒的下午茶,看你是想強化外在成果,還是內在感受,選你最有共鳴的就對了。
步驟三:夢想板怎麼做?排版製作你的夢想板
選完圖片之後,就是開始組圖時間。
做的過程真的很好玩,你會不自覺進入那種:「哇,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耶!」的感動,就像在跟未來的自己對話。
☑️ 實體夢想板(適合喜歡動手、有儀式感的人)
把圖片印出來,剪貼在厚紙板、或釘選在軟木板上
用便利貼加上一些手寫字、短句、感覺詞
可以分區(像健康、事業、旅遊),也可以自由拼貼出你自己的風格
有些人會把夢想板放在臥室牆上、書桌前或衣櫃門內側,讓它每天都能出現在眼前。
那種自己動手拼貼的過程,也是一種重新連結夢想的過程。
☑️ 數位夢想板(我自己最愛的方式)
用 Canva、Figma 做拼貼
Canva 上面有很多夢想板範例,直接改圖就行
做完可以設成手機桌布、電腦背景,時時刻刻看得到!
我通常會用 Canva 編輯夢想板,然後把它印出來裱框,放在書桌旁邊或化妝鏡邊,每天一抬頭就看得到。數位板很方便,不只好修改,也可以做出很多不同主題的版本,像是「年度目標」、「品牌願景」等等。

步驟四:把夢想板放在哪?讓它每天悄悄提醒你
夢想板完成之後,不要放在抽屜!
它不是成果作品,而是你與未來之間的橋樑。
我自己的做法是:
實體板:貼在房間門口,或書桌前的牆上。每天醒來、睡前都會看到。
數位版:設成手機桌布+電腦背景,每次打開就像夢想在對我招手。
你可以每天花 1–2 分鐘,靜靜地看著它。
不用想太多,就只是看,然後感受:「這是我想要的生活。現在的我,正一步步靠近它。」
有時候我會問自己一句話:「我今天可以做什麼小事,讓我更靠近這些畫面?」
可能是一杯自己泡的咖啡、一個自由呼吸的早晨、或者只是開始寫下一段文字、查一個課程、關掉一個讓人消耗的 app。
那些都算!因為夢想板不是叫你「馬上實現」,而是陪你一點一點地回到自己渴望的狀態。
顯化工具比較表:一次看懂你需要哪一種練習
夢想板案例分享:我自己的顯化地圖

這個夢想板是我為自己設計的夢想地圖。裡面的每一張圖,都是能打開我超喜歡的畫面。 你也可以用這樣的方式,挑選能讓你一眼心動、對生活有感覺的圖片,慢慢拼出你想靠近的日子。
如果你也想做一版自己的,可以下載我設計的 Canva 夢想板範例,讓你直接套用,打造專屬你的個人願景板。
結語:夢想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遠,它就在你每個選擇裡
夢想板不是魔法,但它會讓你開始相信,那些你嚮往的畫面,其實可以一點一點變成你的日常。它會幫你記得,你是有選擇的。你可以選擇什麼樣的節奏、空間、關係、心情,你可以開始打造你想要的生活,而不是等哪天世界允許你這麼做。
如果你願意,你可以從現在就開始,一張紙、一個畫面、一個念頭。慢慢做也沒關係,夢想板不是交作業,夢想不需要變成壓力,它只是陪著你,走回你真正想靠近的生活。
如果你也想開始玩玩看,這邊我準備了這個 Canva 夢想板範例。
這是我設計的 Canva 夢想板範例版型,你可以免費下載,直接套用,馬上開始拼出你的夢想畫面。
願你在做夢想版圖的過程中,也一步一步靠近你喜歡的生活。
延伸閱讀推薦:
不確定顯化和吸引力法則有什麼不一樣?這篇文章對照三大宇宙法則,幫你找到自己的顯化方式:
如果你還不確定自己真正想要什麼,可以從這篇開始寫夢想清單:
想用新的語言和信念說自己的故事?這篇人生劇本練習會是個好開始。動筆寫下「未來的自己」,顯化的力量,會在那一刻慢慢展開:
影響我們生活的,往往不是方法,而是我們怎麼對自己說話。這篇記錄了自己最常用的轉換練習,也想邀請你一起試試:
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