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告別內耗練習:我不再說「我應該」,我開始說「我已經」

  • 作家相片: Kate Hsiao
    Kate Hsiao
  • 7月27日
  • 讀畢需時 5 分鐘

已更新:9月11日

圖示情緒轉變過程,從難過表情到眼冒愛心的開心表情,上方文字寫著:「我不再說我應該,我開始說我已經」

「我應該可以做到吧⋯⋯」

「我應該要再努力一點⋯⋯」

「我應該不會失敗才對?」


看起來很正常,甚至有點正向對吧?

但我後來才發現,那些「應該」,往往藏著滿滿的不確定與懷疑。我以前也常這樣對自己說,卻發現那些「應該」,像一顆顆小石子卡在心裡,讓人一直無法踏實地前進。


直到我開始學習顯化法則與吸引力法則,才明白「改變說話方式」,不只是改變語氣,而是重新編寫你相信的版本。


那些「預感成真」的瞬間


有幾次我印象很深刻的經驗,像是某次有好感的人說很想去哪個地方旅行,我當下也沒特別表示什麼,但那一瞬間,心裡閃過一個非常清晰的預感:我覺得他一定會約我。

過沒幾天,他真的傳訊息來問:「欸,明天要不要一起去走走?」


這樣的瞬間不只一次。

有時候我會突然覺得某件事會順利、某人會出現,結果它就這樣發生了。

那種從「內心相信」到「現實出現」的小確幸,徹底點燃了我對吸引力法則的好奇心,也因此把我帶進了顯化法則的世界。


也因此,這讓我突然意識到,我其實有能力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式,來好好運用這些強大的信念。



手繪笑臉便條紙,懸掛於藍天白雲下,象徵積極心境。 (這個描述具象,並帶有您品牌鼓勵積極、顯化的意涵。

從「應該」到「已經」的轉換


對我來說,最簡單、最快速,而且完全不需要花錢的調整方式,就是「改變自己的說話的方式」


我試著練習用肯定的語句來鼓勵自己、調整心態,減少那些模糊、懷疑、不確定的語氣,因為語言不只是表達想法,它也在悄悄影響我們的大腦。


以前的我會這樣說:


  • 「我不想再掉入深淵」

  • 「我不要失敗」

  • 「我應該可以做到吧?」

  • 「我可能會成功」


現在的我這樣說:


  • 「我現在非常快樂」

  • 「我一定會成功」

  • 「我做得很棒」

  • 「我正在達成目標的路上」


我現在會特別留意,不再使用像「我應該」、「我可能」這些模糊不清,且偷偷暗示著不確定的詞語。更重要的是,我會盡量避免講那些反面的否定句,因為潛意識似乎聽不懂「不」,只會接收到你強調的那個詞彙。


事實證明,實踐了一陣子後,語言和思維的力量真的超乎想像地強大啊!思維轉換真的會默默地暗示你的潛意識,然後神奇的是,你就會不知不覺地朝著目標前進!這種感覺真的非常有趣!




回想那段困在負面循環的日子


那幾年,我常常覺得自己被困在一個永無止境的負面輪迴裡。 明明已經很努力地想往前衝,卻怎麼也擺脫不了。 而且當時的自己打從內心相信,只匹配得上這些「絕望」,想要改變卻又束手無策。


慶幸的是,內心還有一塊是清醒的。

心裡一直有個聲音告訴我:「我不想成為說得太多,做得太少的人。」

於是我開始嘗試:運動、心理諮商、寫日記、看一堆心理學頻道……但卻總是在負向迴圈裡循環。


直到又再次受不了,我下定決心開啟第二次諮商,這次我的目標非常明確:就是要讓自己「舒適」地活在這世界。

也不知道是哪來的勇氣,去面對那些深埋已久的傷口,甚至狠狠地撕開那些腐爛的記憶,一點一滴地去釐清、剷除。


我當時也很急著找出自己的盲點,拔除阻礙我的那些「釘子」。但越是急躁,迎來的卻是更多的挫折與絕望。


問題到底出在哪裡?


後來才明白,那時的我,還沒有真正相信自己。我的內在信念沒有改變,我還是深信自己只配得上失敗、失落、孤單。


我雖然有改變的勇氣,卻找不到正確的方式,只會一味責怪自己為何做不到,完全看不見自己其實正一點一點地在前進了。


直到有某天,我偶然看見了關於正面肯定語言的資訊,才突然領悟到,原來改變,是可以從最簡單的語言開始


當我願意去改變那些對自己說話的方式時,我驚訝地發現,這份看似微不足道的調整,竟開始引導我的潛意識,也默默地改變了對自己的信念,讓我不知不覺地朝著目標前進。那種淺移默化的力量,真的非常奇妙神奇!



現在的我這樣練習


現在我練習學著自我肯定和鼓勵自己,學著運用正向的思維來引導自己。


以下是我的簡單步驟:


🔸 步驟一:察覺自己的「口頭禪」


仔細留意你平常是怎麼跟自己對話的,特別是那些:


  • 模糊不清的詞彙:如「應該」、「可能」、「也許」

  • 負面或反向的否定詞:如「不要」、「不想」


🔸 步驟二:重新設定你的語言


把那些充滿不確定或負面的話,直接轉換成肯定且正向的表達:


  • 「我應該會成功」→ 「我已經在成功的路上。」

  • 「我不想失敗」→ 「我正在創造美好的結果。」

  • 「我可能做得到」→ 「我做得到,而且做得很好。」


🔸 步驟三:把願望想得越大越好!


這一步很有趣!你可以盡情想像你所有想要達成的人事物,想得越大、越美好越好

最重要的是,不要設定具體的路徑。把過程交給宇宙去幫助你,因為一旦設定了過於狹隘的路線,反而會限制了自己的格局與可能性。



寫在最後


實踐這樣的語言轉變,不會一夕之間改變一切,有時甚至會懷疑:「我到底有沒有進步?」、「這樣講真的有用嗎?」


但它就像一個開關,慢慢幫你的大腦重新調頻,一點一滴把注意力從「懷疑」轉向「希望」。

所以啊,一切真的可以從很簡單、很輕鬆的地方開始。


透過這種語言轉換思維的方式,根本不需要任何成本,卻能悄悄引導你,把思緒慢慢轉向更積極的方向。

它是一種願意換個角度看待自己的嘗試,也是一份對自己的溫柔。


對我來說,這麼簡單又有力量的事,真的找不到不去做的理由。我也想繼續把它用在生活裡,讓自己一點一滴靠近那個更理想的版本。


就從現在起,練習改變你對自己說話的方式吧。


你有試過改變說話方式嗎? 一起來分享你的經驗,或是你現在想嘗試改變的第一句話是什麼?你有沒有哪個瞬間,也曾親身感受到語言與思維的力量?





延伸閱讀推薦:


如果你也想用新的語言和信念說自己的故事,這篇人生劇本練習會是個好開始。


我們以為自己在看世界,但會不會只是看見了「自己腦袋的版本」?我在這篇文章,用 AI 模型的比喻,聊聊「投射」的概念。


想把夢想清單變成你每天都能看見、感受到的願景畫面嗎?這篇有挑圖、版型示例,一步一步帶你做:





留言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