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化到底顯什麼?怎麼運用?一次搞懂吸引力、顯化與假設法則,找到你的顯化實踐指南
- Kate Hsiao
- 7月24日
- 讀畢需時 8 分鐘
已更新:9月12日
有一陣子,我常常卡在一種說不上來的狀態。
腦海裡總有很多想像的畫面,像是自由接案、住在光線很好又能聞到植物味道的家,或者一種不為誰忙碌、每天醒來都覺得自己很靠近喜歡的生活。
但只要一想到「那要怎麼做到?」我腦袋就會瞬間打結。明明知道不想繼續過現在的日子,但又不知道該從哪裡下手,只能在原地空轉、懷疑自己是不是又在做白日夢。
後來,我開始接觸一些關於「宇宙法則」的觀點,比如吸引力法則、顯化法則和假設法則。那時我才第一次理解,「顯化」的意思不是單純許願或等待奇蹟,而是把內在的想法與感受,轉化成真實生活狀態的能力。原來不是我想得太多,而是我還沒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前進方式。
我開始好奇,如果每個人都適合不同的顯化方式,那我呢?
這篇文章,是我一邊摸索一邊記下的筆記,想和你一起看看,顯化的意思到底是什麼?你又是哪種顯化人?而你現在是用哪一種方法創造現實的?
🟤 吸引力法則 Law of Attraction
我們的思想和感受會吸引相對應的經歷和事物進入我們的生活。 你專注於什麼,就會吸引什麼。
吸引力法則的核心理念是「同頻共振」。這一概念認為,我們的思想、感受和信念會產生特定的能量頻率。當你持續保持某種思維或情緒狀態時,你就會散發出相應的振動頻率。這種頻率進而吸引與之相符的事物、經驗和人進入我們的生活。
簡單說,吸引力法則就是「你心裡想什麼,生活就回應什麼」。當你老是把注意力放在「我好慘,什麼都不順」的念頭時,生活真的就會開始給你越來越多的難題。但如果你開始相信「我運氣真不錯,機會多到炸」,你會驚訝地發現,生活好像也會偷偷幫你一把。
這不是什麼魔法,而是你的想法和心情會影響你看世界的角度。比如我以前很愛抱怨工作不順,結果每天都覺得精疲力盡。後來我試著每天早上告訴自己:「今天一定是個會發生好事的一天」,居然真的開始出現一些小驚喜,像同事請喝飲料,或是意外得到客戶的肯定!
如何運用吸引力法則來達到理想生活
1. 改變對自己的說話方式
用積極的角度看待挑戰,練習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待消極思想。例如遇到挫折當成一個成長的機會。
◆ 換個說法:遇到鳥事時,通常都會想抱怨,但發洩完後,也試著想「這說不定是個轉機」。
2. 培養積極思維:
專注於你真正想要的,而不是你不想要的。
◆ 專注好的:別總是想「我好沒用」,改成「我每天都在進步!」
3. 正向肯定自己:
每天進行正面肯定,練習鼓勵自己,如「我值得擁有美好的生活」、「我有源源不絕的機會」。
◆ 每天誇自己:早上起床可以對鏡子說「我超棒,好事都會找我」,聽起來有點彆扭,但堅持下來真的有用!
4. 練習正面語言表達觀點:
每次說話有意識地練習用「正面語言」來表達,別說「我『不要』失敗」、「我『應該可以』做到」,而是練習改成正面肯定句,「我『現在』非常快樂」、「我會成功」、「我做得很棒」。也練習不使用「我應該、我可能」等模糊及反面的字句。
📍 延伸閱讀:我不再說「我應該」,我開始說「我已經」
5. 感恩練習:
培養感恩的心態,每天記錄你感恩的事情,不論大小。這有助於吸引更多正面的事物。最重要的是,練習把焦點放在那些值得感恩的事情上,你所看到的世界也會慢慢跟著改變。
◆ 感恩小練習:每天寫下三件開心的事,哪怕只是「今天咖啡很好喝」、「謝謝今天的身體依然很有精神」,慢慢你會發現生活越來越順利。

🟤 顯化法則 Law of Manifestation
你想要的事物早已存在,只需透過具體的行動將其顯化為現實。想到了,就去做!
顯化法則說,你想要的東西其實早就圍繞在你身邊,只是你得動手把它「抓」過來!
強調的是「想→行動→實現」的過程。
當我們對某個願望有強烈的渴望時,不能只是空想,而必須制定一個計劃,然後一步步付諸實踐。例如你想轉職,那就開始整理履歷、報名課程、認識人脈等等,這些都是顯化的具體行動。
這法則的重點是:想清楚,然後動起來!不用一步登天,每天小小前進一點,你想要的就會離你越來越近。
顯化的5大步驟
1. 明確定義你的目標:
寫下理想生活清單:把你想要的清清楚楚列出來,比如「我想更自由」變成「我希望明年能遠距工作」,像這樣更清晰的目標,越具體越好!可包括多個面相,例如事業成功、身體健康、感情順利、財務自由等。具體且詳細描述你希望達到的狀態。
2. 清晰地視覺化你想要的結果:
想像一下:閉上眼,幻想你已經做到了!像我會想像自己站在夢想中的房子,感覺我已經住在裡面了,然後感受心情的興奮雀躍!身歷其境!不僅要看到畫面,還要想像情緒與感受,你會感覺到什麼?看到、聽到什麼?
3. 相信你能達成目標:
相信自己!培養堅定的信念,相信這些事一定會發生。
4. 採取行動:
動起來!不一定要大計劃,每天做一件小事都是在前進,比如查個資料、打通電話。別小看這些,積少成多可是很厲害的!
5. 保持開放和彈性:
隨機應變:計劃可能會變,沒關係,接受各種可能性,看到新機會就試試看!隨時調整適應新的機會和挑戰。

🟤 假設法則 Law of Assumption
我們只需運用想像力堅定地假設你要的已經存在,就能創造出我們想要的現實。你所假設為真的事物,最終會在你生活中實現。 簡單來說,是一種活在終點的狀態。假裝你已經是那個想要的自己!
假設法則是一種很有趣的心法,意思是你只要假裝自己已經得到想要的樣子,生活就會慢慢跟上你的劇本。
這法則的關鍵是:你得真的相信自己已經是那個厲害的自己,然後用這種心態去生活,行動自然會跟上。
那要怎麼去假裝?我覺得最快的秘訣是,模仿你想成為的那個超厲害的人!當你假裝自己已經是理想中的自己,生活就會慢慢跟著你的劇本走!你的言行舉止、思維模式,甚至整個人的氣場都會開始改變。
這一點,其實也與王陽明所提倡的『知行合一』不謀而合。他主張真正的認知,必須在行動中實踐,否則便只是空談。
運用在假設法則上,如果你真心相信自己已經成為那個理想中的自己,就應該用這個身分去生活,說話的語氣、做事的態度、每天的選擇與反應,都開始貼近你想要的樣子。
假設法則運用4步驟
1. 選擇目標:明確你想要實現的願望
花時間靜下心來,反思你真正渴望的事物或目標。包括事業成就、財務自由、健康、關係或個人成長等方面。
◆ 挑個目標:想清楚你想當誰,比如「我想當個超會寫書的作家」。
2. 進入狀態:想像你已經擁有或達成了這個願望
閉上眼睛,想像你達成目標後的生活細節,感受已經達成目標的情境。這個場景應該盡可能具體和詳細,包含視覺、聽覺和觸覺等各種感官。
◆ 假裝已經成功:每天花幾分鐘,閉上眼想像你已經是大作家,書賣到缺貨、粉絲搶著要簽名,連在咖啡店寫作都覺得自己超有氣場!
3. 持續假設:在日常生活中保持這種「已經實現」的心態
將這種成功的心態內化,成為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。每當你想到這個目標時,都保持這種「已經實現」的心態。並且在日常行為和決策中,用這種假設的身分去行動。
例如,如果你假設自己是個成功的作家,你的行為就應該反映這一點,包括保持寫作習慣、積極參與相關活動等。
◆ 活出那個感覺:寫作時像個大作家,投稿時自信滿滿,甚至穿得專業點,跟人聊書時會分享很多想法。
4. 感受真實:讓這種假設感覺真實和自然
每次進行假設和想像時,注入真實的情感,讓自己完全感受到這種成功的喜悅和滿足。並且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強化這種真實感,例如每天早晨起床時提醒自己:「我已經是我想成為的人。」
◆ 讓它感覺超真:幻想時加上情緒,真的感受「哇,真的好爽!」的快樂。每天早上告訴自己:「我已經是那個超棒的作家了!」
💡 三個法則該怎樣選?
這三種法則其實可以一起用,不用只選一個。 你可以從你最有共鳴的法則開始練習。比如,從吸引力法則調整心態,接著用顯化法則來規劃並採取行動,最後再用假設法則來強化信念。別想太複雜,即使只是每天說句「我會越來越好」,或設個小目標並動手去做,你的理想生活,可能比你想像的更早實現!
📍 延伸閱讀:你看到的是現實,還是你自己訓練出來的 AI 模型?
結語:讓理想生活更靠近你
曾經我也覺得這些宇宙法則聽起來很遙遠,甚至帶點神秘色彩。但當我開始親身實踐,它們其實只是在提醒我,多注意自己的念頭、情緒,以及日常使用的語言,這些都悄悄影響著我所看見的世界與選擇的方向。
雖然這三種法則各自有重點,卻不約而同地指向一件事—「相信的力量」。真正能帶來轉變的,從來不是只靠一套規則,而是來自你願不願意,從內心開始調整自己。
當內在扎實穩定,改變才有機會發生在現實中。
與其說這是什麼神奇魔法,不如說它是一種「更有意識地活著」的練習。
所以現在的你,也許可以試著從最簡單的一步開始:
寫下一句能鼓勵自己的話
整理幾個你真正渴望實現的小願望
想像自己已經活在那個想要的版本裡,然後感受那個狀態
也許你會發現,原來,理想生活不是遙不可及,而是隨著每個小決定,默默朝著你靠近中。
延伸閱讀推薦:
有些人一聽到「顯化」就覺得太玄,但本質其實是我們怎麼看待世界、又怎麼回應它。
我在這篇用一個比較好理解的角度,來聊聊這個觀點:
如果你還不確定自己真正想要什麼,可以從這篇開始寫夢想清單:
如果你也想用新的語言和信念說自己的故事,這篇人生劇本練習會是個好開始。動筆寫下「未來的自己」,顯化的力量,會在那一刻慢慢展開:
想把夢想清單變成你每天都能看見、感受到的願景畫面嗎?這篇有挑圖、版型示例,一步一步帶你做:
📍 夢想板範例免費下載: 顯化理想生活|4步驟打造你的「夢想板」,用吸引力法則創造現實
影響我們生活的,往往不是方法,而是我們怎麼對自己說話。這篇記錄了自己最常用的轉換練習,也想邀請你一起試試:
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