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看到的是現實,還是你自己訓練出來的 AI 模型?從內在投射看顯化法則
- Kate Hsiao
- 7月27日
- 讀畢需時 5 分鐘
已更新:9月9日

世界是鏡子?還是 AI 投影機?內在投射的真相
有時候,我會覺得自己像被困在某種劇本裡。某些情境一再重演,某些人總是對我抱持特定的態度。
一開始,我以為只是自己運氣不好。但後來我開始懷疑,也許這個世界,根本不是隨機運作的。
有些人說,世界是一面鏡子,會反映出你是誰。但我後來發現,比起鏡子,它更像一台 AI 投影機。
它不只單純照出你,更會根據你腦中的預設值,渲染出一個完整的世界,再播放給你看。
顯化的關鍵:你的內在信念就是 AI 訓練資料庫
如果世界真的是一台 AI 投影機,那我們的大腦,就像是它的訓練資料庫。
你內心的信念、情緒、過去的經驗,就像這台 AI 投影機的訓練資料庫。
這些深植於你潛意識的「預設值」包括:
童年時被忽略的感受:「我不夠重要」
過去失敗的經驗:「我總是搞砸事情」
別人曾經說過的話:「你就是太敏感了」
社會給你的標籤:「女生就是要溫柔」
這些大大小小的記憶碎片,無形中訓練出一個專屬於你的AI 模型,它會根據你的內在設定,自動生成並投影出你所認知的世界。
當「AI 投影機」啟動:信念如何渲染你的世界
我們有時其實不是被別人忽視了,而是被自己腦中的投影淹沒。
那些「是不是沒人真的在乎我」的念頭,就像一個訊號,一旦冒出來,整個世界彷彿也跟著回應。
我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,那個念頭沒多大聲,但就像一陣冷風從心底吹過,心也跟著縮了一下。
接著,AI 投影機就啟動了,它會根據這個信念,投放出一幕幕熟悉的畫面:
傳了訊息給朋友,過了一整天也沒回。看到「已讀」那瞬間,就會想:「啊,我是不是沒那麼重要?」
在會議上終於鼓起勇氣說出想法,結果講完後,空氣突然安靜得有點尷尬。於是心裡默默想:「果然我講的話,沒人真的想聽吧。」
最熟悉的或許還是你內心悄悄說的那句:「算了吧,說了也沒用。」那一瞬間,你只覺得自己像被世界放到很遠的地方,有點熟悉,又有點無力。
這一刻,你可能會想:「這個世界是不是就這麼冷漠?」但其實,這是你內心的信念在投影出來的畫面。
而這些設定值,是你自己過去日復一日「訓練」出來的。只是我們大多沒發現,它早就在默默運作了很久。
也正因此,你才有機會慢慢意識到:這些設定其實可以被調整、被改寫,讓它放映一個屬於你的全新故事。

顯化,是調整內在設定,而非向外許願
很多人聽到「顯化」,會以為那就是向宇宙下訂單。但後來我才發現,它不是說了什麼就會出現,而是內在設定改變後,整個世界才會跟著變了樣。
你相信什麼,就活在什麼版本的世界裡。
錢不會因為你說「我要變有錢」就從天而降。真正的轉變,來自你開始過一種你內心相信自己值得、有能力被接住的生活。當內在狀態發生轉變,AI 模型會接收並處理這些新的數據。
比如說:
有一次我真的相信「我值得被愛」,就發現身邊很多人對我都很溫柔,只是我以前沒看見。
有時候當我感覺自己「有能力解決問題」,生活中突然會出現一些看起來沒那麼困難的機會。
而當我真的相信「世界是友善的」,我就開始注意到那些願意幫助我的人。
當你的內在模型改變了,世界也會慢慢配合,顯化出你更想靠近的版本。
改寫預設值:重新訓練你的 AI 顯化模型,顯化你的新故事
這就是為什麼,如果你想看到不一樣的世界,關鍵不是再許更多願,而是開始動手調整你自己的「內在設定」。
願望更像是調整收訊的頻道,而不是單純下訂單。
與其說是被命運對待,不如說是你在播放自己訓練出來的 AI 模型。
如果不想再重播同一個版本的生活,就來換剪輯手法、換濾鏡、換鏡頭視角⋯⋯甚至,重寫整個劇本。
而這一切的起點,是從察覺你內在的訓練資料庫開始。
我開始這樣練習,重新訓練內在 AI 的方法:
🔸 步驟一:察覺舊的訓練資料
留意你經常對自己說的話,像是:
「我總是⋯⋯」
「別人都⋯⋯」
「世界就是⋯⋯」
這些語言裡藏著我們訓練模型時最早輸入的預設值。
🔸 步驟二:質疑這些預設值
問問自己:
這個信念真的是事實嗎?
有沒有不同的可能性?
這個信念對我有幫助嗎?
有時候那些「看起來堅固」的信念,其實只是沒被挑戰過而已。
🔸 步驟三:輸入新的訓練資料
開始注意那些支持新信念的生活片段,比如:
有人主動伸出援手的時候
自己多走一步就看到轉機的瞬間
用不同語言模式重新描述經歷時,內在變得輕鬆了一點
每一次選擇以不同的眼光看待事物,質疑一個舊有的信念,允許自己感受一個新的可能性,就像是幫你的 AI 模型輸入一筆新數據。
久了,它會漸漸產出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版本。
📍 延伸閱讀:我不再說「我應該」,我開始說「我已經」
結語:世界是內在投射,更是選擇的邀請
最終,我想說的是:世界是你的投射,是你內在狀態的延伸。它不是來評判你的,而是用各種方式默默地回應你此刻所相信的版本,邀請你更深入地認識自己。
你永遠都有機會,換一種方式觀看這個世界,為你的 AI 模型輸入新的資料,重新訓練它生成一個更貼近你渴望的現實。
那你最近有沒有發現,哪個「預設值」正在悄悄影響著你呢?也許是一句「我總是不夠好」,或者某個讓你一直卡住的信念。
留意一下那些跑在心裡的預設值,問問自己:「這真的是我相信的世界嗎?」
如果不是,也許是時候試著從步驟一開始,寫下它、看見它,然後練習輸入一個新的參數,讓投影的畫面慢慢不一樣。
如果你願意,也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的小發現。
說不定,你的那一行字,也會成為別人轉換頻道的起點。
延伸閱讀推薦:
不確定顯化和吸引力法則有什麼不一樣?這篇文章對照三大宇宙法則,幫你找到自己的顯化方式:
如果你還不確定自己真正想要什麼,可以從這篇開始寫夢想清單:
如果你也想用新的語言和信念說自己的故事,這篇人生劇本練習會是個好開始。動筆寫下「未來的自己」,顯化的力量,會在那一刻慢慢展開:
想把夢想清單變成你每天都能看見、感受到的願景畫面嗎?這篇有挑圖、版型示例,一步一步帶你做:
📍 夢想板範例免費下載:顯化理想生活|4步驟打造你的「夢想板」,用吸引力法則創造現實
影響我們生活的,往往不是方法,而是我們怎麼對自己說話。這篇記錄了自己最常用的轉換練習,也想邀請你一起試試:



留言